介绍违约金
违约金是指合同当事人虽经过协商一致,但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订立、履行、修改和解除等义务而导致的违约情况下,由违约方向守约方赔偿的金钱。通常是合同中所规定,用作惩罚违约方的赔偿方式,也是约束当事人履约的一种经济手段。
高额违约金的概念
高额收取违约金是指违约方在未履行合同约定义务时被强行要求支付的违约金数量过高。这种高额违约金实际上是以非常严苛的方式进行惩罚,可能远远超过原合同中应对相应违约行为的实际损失。
合法性问题
在司法实践中,高额违约金并不总是被认为是合法的。实际上,高额违约金的合法性问题一直是争议的焦点,关键问题在于违约金是否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法规定,违约方的赔偿数额应根据受损方遭受的实际损失加以补偿。
根据受损方实际损失计算
如果高额违约金数额远远超过受损方实际损失的话,那么这种违约金就会被认为是一个惩罚性质的罚款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违约金。基于受损方实际损失的计算方法,是违约行为最公正、最合理的计算方式,但也需要根据双方的约定进行具体处理。
注意合同条款
签署合同时,违约金的条款应当非常清晰明了,双方都应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双方同意采用惩罚性质的违约金,那么应该同时明确违约金的具体数额。在任何情况下,合同规定的具体金额和计算方式都应该在公平、合理、合法的范围内。
法定违约金
除了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条款之外,违约方还需要同时支付国家规定的法定违约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如果合同中没有规定具体数额的违约金,则违约方应付给守约方一定的违约金。法定违约金并不是不规范的处罚制度,而是对于合同中未提及的违约行为的一个保障。
过度惩罚的后果
在司法实践中,高额违约金往往会导致违约方承受不必要的经济压力。追究合同违约行为是阻止恶意违约的有效方法,但过度的惩罚也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比如履行合同所必须支付的金钱缺失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破产。
风险提示
能够避免高额违约金的最好方法是在签署合同之前仔细研究和分析合同条款,寻找关键问题并了解可能带来的风险。如果应对方案没有得到充分概括和优化,那么追求高额违约金往往不是最佳的商业策略。在合同条款中应加入充分的风险提示。
观点
高额违约金在很多情况下并不适合公司发展。合同中的条款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避免公司因此承担不必要的风险。合同应明确,有效,公正和合法,所有的合同条款都应该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