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试用期口头辞退?
试用期口头辞退指在员工试用期内,雇主口头通知员工其试用期已结束,不予转正,即试用期口头辞退。这种辞退方式被认为是一种常见的劳动争议。在执行中,雇主往往不顾试用期员工的权益,导致一些不公平的情况出现。
试用期口头辞退的法律规定
既然它是一种劳动争议,那么是否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呢?据201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2条规定,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要对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适应工作的情况进行评估,可以书面向劳动者告知不予转正的决定,也可以告知延长试用期。这条法规明确规定,试用期辞退应当是书面告知,口头辞退是不被允许的。
试用期口头辞退的后果
试用期口头辞退违反了劳动法规定,但如果员工未采取行动维权,将会招致一系列不利后果。首先,员工可能会失去相应的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其次,口头辞退可能会给员工的职业生涯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影响其后的就业。第三,可能无法在短期内找到合适的补救措施。
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当试用期员工被告知口头辞退时,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试用期口头辞退可以与雇主协商,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要求雇主书面通知辞退决定,给予辞退原因和依据等相关信息;
请求雇主召开谈判会议,讨论协商解决方案;
联系当地劳动局或委员会等权威机构,申请援助或调解;
如情况严重,可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雇主试用期口头辞退的风险
试用期口头辞退不但损害员工的权益,也有可能给用人单位带来诸多风险。首先,用人单位可能会面临费用赔偿的风险,包括返还给员工的工资、社保以及其他福利;其次,可能会招致劳动争议的风险,甚至可能会导致企业负面影响的扩散。最严重的后果是职业生涯受到不良的影响,严重的员工会通过行动报复企业。
减少试用期口头辞退的风险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为了避免试用期口头辞退的风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在录用通知书中详细阐述试用期标准和流程;
制定与岗位匹配的标准和达到标准的验收办法;
建立较为完善的试用期评估机制和过程;
及时记录并反馈员工的情况,给出意见和建议。
总结
试用期口头辞退,在我国劳动法律中是不被允许的。试用期员工被告知口头辞退时,应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看,减少试用期口头辞退的风险需要制定合理的流程和标准,并建立完善的试用期评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