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用取保候审吗
酒驾不仅危害自身安全,而且还会对周围行人和车辆造成严重威胁。如果将被警方抓到,肯定会受到法律制裁。那么,醉驾用取保候审吗?
一、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案件侦查阶段,因符合法定条件而允许犯罪嫌疑人回家等候审讯的一种程序。被取保候审的人必须在依法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到场接受审讯和指导。
二、醉驾是否可以用取保候审?
一般情况下,醉驾违法行为属于刑法范畴,涉及到公共安全和其他群众利益,一般不被允许用取保候审。 不过根据不同的情况,被告人能否用取保候审,主要取决于法院的裁量权。
三、减轻刑罚的条件
就算能被允许使用取保候审,也不能减免被罚的处罚。不过,如果被告人在便衣或侦查员的推销下主动投案,认罪态度好,积极赔偿受害人的损失等,往往能适当减轻刑罚。
四、被抓现行的情况
如果警方在行车过程中将被告人逮捕,属于“被抓现行”的情况,可按照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判处拘役、罚款、罚金和吊销或者撤销驾驶证等处罚。
五、无证驾驶的情况
如果醉驾行为是无证驾驶的情况,即驾照已被吊销或未取得驾驶证的人,作为重罪之一,将被依法判入拘留中心或者监狱服刑。
六、负责任的态度
如果被告人能够负责任的态度,认罪服罪,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或者委托律师协调与受害人协商并达成和解协议,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被告人的处罚。
七、法律意义
醉驾违法行为对社会公共安全和个人自身安全均造成极大危害,法律对此也给予相应处罚。任何违法行为都应当接受相应的法律制裁,并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八、结论
对于醉驾行为,不能简单地使用取保候审来敷衍了事。违法行为仍须接受法律制裁。因此,我们应当秉持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切实呼吁大家,远离酒驾行为,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个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