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场劳动合同:掌握基本要点
随着国内企业市场的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或是寻找对接国外市场的机会。在与国外企业合作或是驻外派遣员工时,驻场劳动合同的签订变得非常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驻场劳动合同的要点与注意事项。
1. 驻场劳动合同是什么?
驻场劳动合同(Secondment agreement)是指原本在企业内工作的员工被派遣到外部机构或公司工作,双方共同签订的工作协议。
2. 驻场劳动合同的意义
驻场员工能够基于自身优势更好地拓展公司业务,同时借用外部资源和实践经验,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国际化视野,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填写驻场劳动合同应注意什么?
– 准确填写派遣单位和接收单位以及工作期限和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
– 双方需提前沟通确认员工的工作内容及任务目标等事项。
– 紧盯工作内容达成,必要时签订商务合同。
4. 驻场员工应当注意的法律问题
驻场员工的法律地位要注意,根据国际惯例,驻场的员工状态应当从派往单位与接收单位双方签订的派遣协定中明确,它应该明确驻场员工是派往单位的正式员工,但由于工作需要暂时分派到接收单位工作,员工的雇佣关系按雇佣单位的外派人员处理。
5. 驻场员工的薪资怎么确定?
派遣单位与接收单位应就薪资问题进行协商,按原则以派遣单位员工的薪资作为基础标准,双方共同确定具体的工资福利待遇并签订相应的协议。
6. 驻场劳动合同与工作许可证的关系
如果驻场员工需要到国外工作,需要办理相应的签证和工作许可证,这是企业需要慎重考虑的一项问题。此外,双方缔结的合同应该充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缘由,如合同改期或是财务状况等限制项目。
7. 驻场期间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驻场劳动合同应特别注明在驻场期间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一般来说由员工或双方共同拥有,但应当与员工现有合同进行充分考虑。
8. 如何更新驻场员工合同?
如果双方需要续签合同,应当提前与员工协商并找到共同达成的协议方案。这点需要尤其小心,尤其在签署续签合同时确保继承原用工许可证并更新有关条款。
观点:
驻场劳动合同是企业国际化发展必要手段,具有拉近和外部机构合作、获得国际资源和经验、拓宽员工人才交流与提升市场竞争力等重大意义。企业在与外部机构洽谈合作时一定要注重驻场劳动协议的具体操作,加强工作内容达成、雇佣关系处理、员工薪资和福利待遇、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的充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