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面对取保候审时间?
在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在适用取保候审措施时需要遵守一定的要求并注意一些问题,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正确面对取保候审时间。
1. 知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取保候审并不代表案件结束,被告人需要知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比如说,被告人有义务及时到达指定的地址报到,回应监督,如实向案件办理机关报告自己的住址和联系方式,如有改变,及时通知等。
2. 不要随意更改住址
对于被告人而言,刑事案件以及取保候审过程中往往会有一定的时间。但在这段时间里,如果被告人随意更改住址,容易使监督难以实施、需要重新进行,严重者还可能会影响乃至中断取保候审过程。
3. 不要有违法行为
被告人在适用取保候审措施期间需保持清白,不得有违法犯罪行为,否则将被视为取保候审的期限届满,如实应当转为拘留或者其他刑事强制措施。
4. 遵守案件办理机关的规定
被告人在取保候审过程中,应当遵守指定地址和出入规定,不得违反办案机关告知或约定之事项,否则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5. 保持联系畅通
被告人在适用取保候审措施期间,应当保持与办案机关的联系畅通,如有产生变化,要及时通知办案机关,同时在联系办案机关时要保证用词规范,不得胡言乱语或者拒绝接听。
6. 遵守指定地址规定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取保候审时间,被告人必须指定适当的住所(指定居住地),在该地址进行监护。而被告人则需要按照监护人的要求,保持指定住所内的秩序和安全。
7. 不要外出躲避
在取保候审过程中,被告人不能外出躲避,否则将会面临被取消取保候审的情况,并按照法律规定受到相应惩罚。
8. 与监护人保持良好关系
在取保候审过程中,被告人需要与监护人保持良好关系,尽量协助监护人履行好其职责,遵循办案机关的指示,以及法律的有关规定。
综上所述,被告人在适用取保候审措施时要遵循上述要求,保持清白,遵守规定等。同时还需要认真汲取法律知识,保持与办案机关的良好联系,以便在取保候审时间内尽早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