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起诉过程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指被侦查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通过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或者按照规定提供担保的方式回家等候审查起诉的一种保释方式。然而,取保候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以下是取保候审起诉过程的详细介绍。
1.律师代理程序
当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时,可以通过律师代理程序。律师代理程序可以减少因为律师出庭难、人力物力不足等原因而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2.保证金的缴纳
犯罪嫌疑人在申请取保候审时,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才能获得取保候审的权利。保证金的数额根据案件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对于涉及刑事犯罪的案件,保证金数额较高。
3.担保人的提供
除了缴纳保证金,犯罪嫌疑人也可以向法院提供担保人。担保人可以提供自己的房产、存款等财产作为担保,也可以担保犯罪嫌疑人不会逃匿或再次犯罪。
4.检查身份证明
为了防止冒领保释,法院会对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证明进行认真核对,确保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真实。
5.是否同意取保候审
在缴纳保证金或提供担保人之后,犯罪嫌疑人需要签署一份取保候审协议书。协议书包括了犯罪嫌疑人的相关信息和同意接受监管等方面的内容。只有在签署协议书之后,犯罪嫌疑人才能获得取保候审的权利。
6.监管措施的执行
法院会安排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管,如安排警察或者社会矫治人员进行高度监管。犯罪嫌疑人必须按时履行监管的相关约定,并且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处置的程序。
7.起诉流程的启动
在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期间,侦查机关必须对案件进行审查,并按照法律规定启动起诉流程。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法定审查程序,必须以书面形式向法院申请延期,且必须在规定延期时间内完成审查程序。
8.法院的审查及决定
当起诉流程启动后,法院会对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如果法院认为犯罪嫌疑人没有逃匿的危险性,同时也没有再次犯罪的危险性,就会决定取保候审的终止。
9.取保候审的终止
当法院决定取保候审终止后,犯罪嫌疑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庭受审,否则依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10.观点
在取保候审起诉过程中,犯罪嫌疑人需要缴纳保证金或提供担保人,同时需要接受严格的监管,这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惩罚。因此,社会对于依法采取取保候审方式需要持积极和消极并存的态度,既要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也要严格保护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