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如何保管
劳动合同是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约定的书面文本,应该妥善保管。员工的个人信息和薪资等敏感信息包含在里面,如果意外丢失或者泄露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下面介绍一些劳动合同保管的方法。
建立保管制度
雇主应该对劳动合同的保管建立制度,规定合同的保管人和保管地点,明确规定谁有权访问合同资料,以及处理备份和存储的方法。
合同电子化存储
将合同电子化存储,可以避免文件的灰尘,损坏和弄丢等问题。同时也可以方便劳动者随时查看合同,方便管理。
云端存储
云端存储可以提供更加安全的存储和备份,同时保护合同不被未经授权的人访问。
实物存储
在存储劳动合同的物理文件时,必须要放置在干燥和安全的地方。建议使用防潮盒、保险柜等保管物品。
备份
劳动合同应该备份多份,包括纸质合同扫描件、电子文档备份等。避免在意外事件中丢失劳动合同。
定期检查
建议定期检查合同保管情况,确保文件和电子文档没有遗失、破损、泄露或者操作不当的现象。同时也要定期测试电子存储设备和云存储的完整性。
延长保留期限
放置基于行业的特殊规定,建议将合同保留期限延长至5年以上,避免突发事件导致文件丢失或详细记录不完整。
清除旧合同
合同有有效期限,解除劳动合同后,建议及时清除旧合同。这样可以使文件审核更加迅速和准确,同时也可以避免合同泄露的风险。
安全销毁
如果合同存档不再需要,要确保安全删除电子文档和纸质文件。特别要注意,不能把员工的个人资料泄露出去。
总结:劳动合同是员工和雇主之间的约定,需要进行妥善保管,在日常的管理中建立合同保管制度是有效的措施之一,同时使用多渠道保管策略和延长存储期限可以避免文件丢失和风险。最后,如果文件过期或不再需要,一定要安全销毁文件以免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