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期间拘传,您需要知道的9个要点
取保候审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按照法定程序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在取保期间各项活动应有的要求下,承担特定的一系列法律责任。拘传是指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的行为严重违反取保候审要求,必须予以拘留的强制措施。在取保候审期间,了解拘传相关的法律知识能够帮助您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下是您需要了解的9个要点:
1.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拘传?
当犯罪嫌疑人或被告在取保期间被发现违反取保要求,例如:涉嫌继续犯罪、殴打他人、离开指定的住所、工作区域或逃匿等情况,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会根据情况对其采取拘传措施。
2.拘传的程序是怎样的?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实施拘传措施时,必须向其告知拘传原因和依据,要求犯罪嫌疑人或被告签署同意拘传意见书。若被拒签,可以强制拘传。在拘传前,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应当被告知相关权利。
3.拘传的期限是多久?
拘传期限最长为一月。当事人仍然在拘传期限内继续履行取保期间的义务,且没有其他积极的取保期间后果,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可以将拘传期限延长至最长六个月。
4.可以提出抗诉吗?
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认为被拘传违法或不当,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抗诉时要向法院递交书面材料并签字确认。
5.拘传后的取保变更怎样处理?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在拘传后请求变更取保措施,法院应当在法定期限内进行审查。如有变更取保决定的情形,应当出具裁定书,撤销前一决定。
6.是否可以通知他人?
在拘传中,可能涉及到家人、公民、单位等第三方利益的保障问题。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被告人可以委托律师、请家属、朋友、亲属协助遵守拘传要求。
7.拘传后需要进行的操作是什么?
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被拘传,必须停止取保期间所规定的活动,并要求最短时间内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接受询问、出庭、执行判决等活动。
8.拘传后可以获得什么福利?
在拘传期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的饮食、住宿、卫生等基本权利。如果被判刑后未满足刑罚开始执行的条件,应当及时更改措施。
9.要如何防止被拘传?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可以通过了解拘传相关的法规,遵守取保期间的各项规定,不要给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制造捆扰或拒不执行要求的事实。此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积极配合相关机关处理刑事案件。
观点: 拘传期间是以保障社会秩序和安全为主要目的的强制措施,在此期间,要积极遵守规定,守卫法律的尊严和权威,防止因个人行为而受到不必要的惩罚与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