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劳动合同是雇主和雇员之间最基本的劳动关系双方必须遵守的法律规定。但是,有些公司可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这将给雇员带来很多麻烦。如果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在劳动关系终止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赔偿方式呢?
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则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建立了劳动关系。
没有劳动合同的风险
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没有书面劳动合同可能导致以下风险:
劳动者可能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单位可能无法合法有效地进行管理和制度约束。
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难以追究。
劳动关系的证据
没有书面合同时,如何证明双方之间存在真实的劳动关系?以下是一些证据:
银行转账记录:证明公司向雇员支付了薪水。
员工手册:包括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员工的职责。
审计报告:证明某个时间范围内有一定数量的员工被录用,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违反劳动法的企业应承担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案件的,用人单位应承担下列责任:
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应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劳动争议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的规定承担诈骗罪或者敲诈勒索罪的刑事责任,干扰司法程序的,还应承担妨害公务的刑事责任。
索赔方式
没有书面合同时,雇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索赔:
口头申诉:通过口头申诉向用人单位提起索赔。
劳动仲裁: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经审理后,由仲裁委员会出具裁决书。
法院起诉:如果仲裁裁决不能满足雇员的要求,雇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雇员能获得的赔偿
如果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雇员能够获得的赔偿包括:
拖欠的工资;
过失造成的损失,例如因工伤导致的医疗费用和损失的收入;
违约赔偿金,例如没有签订合同导致被辞退时应该支付的违约金。
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避免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建立人事档案;
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和法律,加强内部管理。
结论
没有书面劳动合同是违反法律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被辞退或没有获得应得的薪酬的雇员有权利获得赔偿。从雇员的角度来看,及时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建立相关证据记录是非常必要的。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签订合同,建立规范的人事档案,加强内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