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没到手,怎么办?
在职场中,人们常常会签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建立工作关系,从而获得稳定的收入和社会保障。然而,有时候当你入职时发现劳动合同还没拿到手,你应该如何应对呢?下面将为你一一解答。
1. 问清楚单位发放劳动合同的时间
在入职的时候,可以向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询问合同的发放时间。通常公司都要做好员工档案的备案等手续后,才会发放合同。因此,在公司规定时间之前,合同一般不会发放。
2. 确认口头协议是否有效
口头协议一般指与用人单位在入职前所达成的口头约定,比如薪资、福利、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方面。在合同未到,你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将口头协议书写明白并予以确认,以便日后维权。
3. 要求用人单位开一份证明信
如果用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发放劳动合同,你可以向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申请开一份证明信,证明你已经与用人单位建立正式工作关系。劳动合同如果无法拿到手,这份证明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合同的作用。
4. 留下自己的证据
虽然口头协议、证明信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护员工的权益,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证据都应该留下自己的复印件。避免出现证据遗失而无法申请权益的情况发生。
5. 合理行使解除合同的权利
在合同未到手的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恶意违约、逾期支付工资、不予缴纳社会保险等违约行为,你可以根据合同条款合理行使解除合同的权利,以最大程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 寻求法律援助
如果用人单位违约行为过于恶劣或对于员工的合法权益侵害过大,可以寻求法律援助。一般来说,在解决劳动争议问题上相关政策对劳动者有一定的保护措施。
7. 多打电话催促用人单位
虽然用人单位有着发放劳动合同的义务,但是有时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有延误。可以适当多打一些电话或是去找相关人员,催促用人单位及时发放合同。
8. 寻求员工代表帮助
某些情况下,在公司内部,员工代表具有相当的权利,可以代表员工协商、沟通、解决相关问题。可以寻求员工代表的帮助,一起维护自己的权益。
观点: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权益合法权益的重要凭证,用人单位应该尽快发放劳动合同。当然在合同未到手的时候,需要员工也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