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 检察院逮捕
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涉嫌犯罪的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经过刑事拘留后,经有关机关批准,取保候审人员按照规定的期限和要求,在有关机关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出现,配合有关部门调查案件、出庭或执行判决。
如何取保候审?
嫌疑人或被告人自愿接受监管的,可向办理该案的机关申请取保候审。但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比如没有严重的社会危险性、没有重大抵赖犯罪事实、有固定的住所等。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都可以批准嫌疑人或被告人取保候审。
检察院逮捕取保候审人员的条件
虽然取保候审是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保障,但在一些情况下,检察院可以对取保候审人员进行逮捕。在嫌疑人或被告人取保候审期间,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检察院可以依法对其进行逮捕:
隐藏或毁灭证据的
违反取保候审的约定仍然逃匿的
有背弃取保候审条件进行诈骗、盗窃、抢夺、故意伤害、放火、投毒或者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
其他需要逮捕的情况
逮捕后如何处理?
被检察院逮捕后,取保候审的权利即被取消,嫌疑人或被告人将被拘留。如果案件受理法院认为取保候审的条件不符合法定要求或者不适用于本案,可以裁定改变强制措施,将取保候审变更为其他强制措施,如监视居住、拘留等。
取保候审的利与弊
取保候审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权益,让其在外部继续生活以完成其法定事务、工作,有利于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
但同时,取保候审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取保候审还是存在一定的限制和监管,如果被检察院或法院认为嫌疑人或被告人无法满足其条件,他们还是有可能面临被收监或拘留的结果。
结论
取保候审既是一项法定权利,也是一项法定义务。在保障个人权利的同时,必须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否则结果将十分危险。更重要的是,所有人在面临涉及法律的问题时,都要遵循相应的程序和规定。否则,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