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委员会是什么?
仲裁委员会是由当事人自愿选择的第三方机构,运用仲裁程序对彼此之间的争议进行裁决。仲裁通常比在法院解决争议更快、廉价、灵活,并且具有保密性。
仲裁委员会分类
仲裁委员会可以分为行业性质的仲裁委员会和非行业性质的仲裁委员会。行业性质的仲裁委员会主要解决特定行业的争议,例如建筑业、金融业等;非行业性质的仲裁委员会则没有特定的行业范围,可以处理各种类型的争议。
仲裁程序
仲裁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起诉: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请求,并提交起诉书。
答辩:对方当事人对起诉进行答辩,并提交答辩书。
举证:当事人提交举证材料,证明自己的主张。
庭审:仲裁庭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庭审,并对争议进行调解、仲裁。
裁决:仲裁庭做出仲裁裁决。
仲裁员的资格和产生方式
仲裁员必须熟知法律、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独立性,并接受过仲裁培训。仲裁员的产生方式一般由当事人双方共同商定,可以由仲裁委员会推选,也可以直接由双方选定。
仲裁裁决方式
仲裁裁决可分为以下两种:
拍板式:仲裁员由多数决定裁决结果。
书面式:仲裁员经过协商后并签署书面裁决书。
仲裁与诉讼的区别
仲裁与诉讼相比,其程序短、费用低、保密性强、仲裁裁决得到较好的执行等优势明显。但仲裁裁决一般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不过在国际商事仲裁中则具有跨国执行力。
仲裁费用
仲裁费用一般包括报名费、仲裁庭费、仲裁员酬金等,其费用较法院起诉费便宜,一般负担由当事人各自承担。
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
国内法律规定,仲裁裁决经过人民法院确认后,具有法律强制力,并可向法院起诉强制执行。
仲裁委员会的选任
当事人在选择仲裁委员会时,要考虑该仲裁委员会的资质、声誉和专业程度。同时,当事人也有权选择委员会推选的仲裁员或提出反对意见。
结论
仲裁委员会在解决争议中具有诸多优点,可以快速公正地处理争议,为当事人提供便捷的纠纷解决方式。因此,在合同签订时,当事人可以考虑将争议解决方式写入合同,选择仲裁作为解决争议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