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济仲裁再审?
经济仲裁再审是指当一定条件下,经过一审和终审法院的判决,一方当事人不服判决,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再审。再审是指依法对已经生效的仲裁裁决再次审理。因此,经济仲裁再审是一种在仲裁程序中解决争议的法律程序。
再审的申请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经济仲裁再审的申请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裁决不适用法律、法规,或者适用法律、法规不当;
仲裁庭组成违法,或者仲裁庭超越仲裁协议的权限作出裁决的;
仲裁程序违法,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证据不充分,有重大遗漏,并对裁决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
当事人提出新的证据,但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无法在仲裁程序中提出的;
原裁决基于伪造的证据作出,或者是被查证确实存在和事实不符的证据而作出的;
仲裁员在仲裁中有贿赂、受贿行为的;
在司法审查中发现仲裁裁决存在错误的。
再审申请的时效性
再审申请的时效性有所不同,视具体条件而定,比如因证据不充分提出再审申请的,应当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60日内申请再审;对于原裁决基于伪造的证据作出的,不限时效。
再审程序
申请再审的当事人需要向原仲裁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书面申请和证据材料。原仲裁机构应当在5日内将申请转送仲裁委员会。
经济仲裁再审程序相比于其他程序,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再审的仲裁庭不得有与原有仲裁庭相当的人员。再审仲裁庭的职责是审查原有仲裁庭的裁决是否确实存在上述规定的情形,并做出裁决。
再审后的裁决
经济仲裁再审授权重新裁决的机构是再审机构,并不是原有仲裁机构。再审裁决不得逾越仲裁协议规定范围,部分改判的,应当具体说明改判的具体内容。
再审裁决的效力
经济仲裁再审的裁决可以为当事人所接受,可以再次作为民事判决执行,但不得再次申请再审,也不得进行上诉。
经济仲裁再审与司法审判的区别
经济仲裁再审与司法审判的区别主要在于程序的独立性、效力认定和执行方式不同。经济纠纷仲裁程序独立于司法程序,但其裁决可以认定为民事判决,其执行方式也相对灵活。
如何避免再审
为避免经济仲裁再审的风险,当事人在签署仲裁协议时应当清晰、明确地约定争议解决的各项条件,提高仲裁协议的规范性和约束性。此外,在仲裁过程中,当事人也应当注意严格执行仲裁庭的规则、程序,提供充分、合法的证据,并积极参与仲裁程序。
经济仲裁再审的意义
经济仲裁再审为当事人提供了一种独立、高效、便捷的争议解决渠道,促进了经济纠纷的快速解决。同时,再审程序的确立,也倒逼仲裁机构提高仲裁裁决的质量,增强仲裁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结论
经济仲裁再审是解决经济纠纷的一种独立、高效、便捷的法律程序。为避免再审,当事人应当在仲裁协议中约定明确的争议解决方式,并严格执行仲裁程序。通过不断完善再审程序,可以促进经济纠纷的快速解决,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提升仲裁机构的公信力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