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未被判刑前,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对其进行监视居住,保证其在指定时间、地点接受调查和出庭受审。
取保候审有哪些条件?
刑事诉讼法对取保候审设置了如下条件:
没有逃避、毁灭证据的危险;
有固定的住所和就业,并有能够联系到其本人或者家属的联系方式;
有保证不逃跑的财产或者其他担保;
同意接受监督管理,并遵守指定的相关措施。
取保候审时间如何折算?
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能如期接受调查和出庭受审,会被认为失去取保候审资格。另外,取保候审期间的时间折算规则如下:
居住在指定地点未满24小时的,不计算为一日;
居住在指定地点满24小时以上、未满一月的,计算为一日;
居住在指定地点满一个月以上的,以30日为一个月计算。
取保候审期间有哪些限制?
在取保候审期间,被监视居住的人有如下限制:
不得离开指定的居住地或者指定的区域;
不得变更住所或者暂住地;
不得去指定的场所、接触指定的人员或者从事指定的活动。
取保候审可以解除吗?
在以下情形下,取保候审可以被解除:
案件已经了结;
被监视居住的人补领了护照、港澳通行证等证照;
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但尚未接到往来函的,应当在收到往来函后24小时内解除。
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违反取保候审有如下可能的后果:
对于不守规矩、不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可以撤销其取保候审;
对于逃避、抵赖犯罪事实,或者有犯罪行为,触犯“犯罪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保护法”的,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可以对其予以拘留,同时对有关的单位或者个人进行惩处。
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如果您认为自己的权益被侵犯了,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进行维权:
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投诉举报;
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诉;
请专业律师代理维权诉讼。
获取合法权益的必要性
作为公民,我们应该自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据法律规定去申诉投诉,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同时,在申诉投诉中也应保持理智冷静,尊重法律,避免冲动行为。
结论:
遵纪守法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同时也有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