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劳动合同法总结

劳动合同法总结

1、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

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者为谋取报酬而从事劳动工作的协议。劳动合同是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关系的一种重要法律形式。

2、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变更

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应当履行以下义务:明确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保障劳动安全卫生和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内容,并签订书面合同。劳动合同内容的变更,应当经双方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变更应当重新签订书面合同。

3、劳动合同的终止

劳动合同终止的方式包括: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到期自然终止、用人单位主动解除、劳动者提前解除、不可抗力解除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应当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提前通知、经济补偿等义务。

4、劳动合同期限的约定

劳动合同期限的约定要求不得超过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非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在试用期过后订立,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劳动合同法总结

5、劳动报酬的支付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的工资支付时间和劳动报酬数额及其计算方式计发劳动报酬,不得拖欠和克扣劳动报酬。劳动者不得通过“性别、民族、宗教信仰、残疾、感染艾滋病等非劳动能力或劳动条件的原因”要求劳动报酬不同于同工同酬的原则。

6、工作时间和休息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合理安排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时间。用人单位不得超过规定的法定工作时间、延长劳动时间、安排夜班等。劳动者有权享受法定休息假期和带薪年休假等休息权益。

7、劳动保护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卫生,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落实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教育。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伤保险,并向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

8、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为劳动者缴纳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用,向劳动者提供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

9、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行为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情形,同时属于犯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10、合同的解释和争议的处理

对于劳动合同中的条款理解不同或是争议的处理,应当依据法律和合同的条款进行解释和处理。当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不能自行协商解决时,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最后,劳动合同是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益的重要协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共同遵守劳动合同法规定,确保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劳动合同法总结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