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其目的是确保犯罪嫌疑人接受审判的过程中能够依法出庭,防止逃避刑事责任。
谁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在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代理人、近亲属、公诉机关都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取保候审。
什么情况下可以免写申请直接取保候审
在我国2021年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以下情况下可以免写申请直接取保候审:
犯罪嫌疑人具有固定住所、工作单位等联系方式,且不构成拒绝执行刑事裁定的情形;
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在采取措施48小时内对有关情况作出说明,表示认罪悔罪或者没有故意犯罪的,经公安机关决定审核确认,可以在24小时内由公安机关直接执行取保候审决定;
犯罪嫌疑人需立即住院治疗或者实行必要的医疗护理,确需取保候审的;
有下落不明的嫌疑人的直系亲属先行到案接受调查,经侦查机关决定审核确认,可以直接执行取保候审决定;
其他特殊情况。
取保候审需要满足的条件
犯罪嫌疑人在被取保候审期间,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必须保证不逃逸;
必须保证不妨碍案件调查;
必须保证出庭应诉。
取保候审需要缴纳的保证金
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需要缴纳保证金。保证金数额一般不超过10万元,具体数额由人民法院根据案情和犯罪嫌疑人的财务状况决定。
取保候审的期限
一般情况下,犯罪嫌疑人的取保候审期限为六个月,后期可根据实际情况再次申请延长。此外,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人民法院认定犯罪嫌疑人有逃避刑事责任的行为,可以随时解除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的风险
尽管取保候审可以让犯罪嫌疑人在审判期间暂时自由,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在取保候审期间,法院会对犯罪嫌疑人的行踪进行监管,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存在逃避刑事责任或者妨碍案件调查的行为,会立即解除取保候审,甚至可以改为羁押。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如果在未满足免写申请的条件下,犯罪嫌疑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申请取保候审:
犯罪嫌疑人自行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
犯罪嫌疑人在被立案侦查后,被公安机关传唤到案时,可以口头提出取保候审。
申请取保候审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一般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在向人民法院申请取保候审时,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身份证明材料;
住址证明材料;
工作单位证明材料;
财产状况证明材料;
担保人情况证明材料。
结论
在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取保候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强制措施。虽然免写申请直接取保候审的条件比较严格,但对于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来说,可以大大减轻其在审判期间的压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期间也需要遵守法律规定,并且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犯罪嫌疑人不能和公安机关或法院保持良好沟通,可能会面临取保候审被撤销或改为羁押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