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在劳动仲裁机构组织下对劳动关系的处理方式,是纠正和化解当事人之间劳动关系纠纷的一种方法。劳动仲裁适用于非诉讼性质的个人和集体劳动争议,例如工资、加班费、解除劳动合同等。
选择劳动仲裁的优势
相较于起诉到法院,选择劳动仲裁有以下优势:
速度快:仲裁期限为60天,且劳动仲裁机构争议处理速度通常较快。
费用少:相较于法院的诉讼费,劳动仲裁的仲裁费用要低得多。
不受行政级别限制:劳动仲裁机构由政府设立,但不受行政级别限制,解除了部分地区、部分法院难以解决争议的问题。
适用范围广:劳动仲裁适用于包括国有、集体、私营等不同性质的企业和事业单位。
劳动仲裁的程序
劳动争议仲裁适用的是书面仲裁,在申请劳动仲裁后,经过以下程序:
受理:由受理员核对申请材料,确定仲裁机构是否应当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
组成仲裁庭:由仲裁委员会组织5人仲裁庭,仲裁庭成员包括主任仲裁员、两名具备审判员条件的仲裁员,以及两名代表法人或职工代表的仲裁员。
开庭审理:由主任仲裁员主持开庭审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提供的证据,以及律师的意见。
仲裁裁决:由仲裁庭根据审理的事实和法律作出仲裁裁决,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在15日内申请撤销或者在3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的职权
仲裁庭作为独立的审判机构,具有以下职权:
调解:仲裁庭有权对劳动争议进行调解协商,缓解矛盾。
认定事实:仲裁庭有权调查取证,认定劳动关系中的事实。
法律裁判:仲裁庭有权对劳动争议作出仲裁裁决。
补证:对曾经认定过的事实证据,当事人有充分理由证明有误的,可以申请仲裁庭进行补证。
退回起诉的情况
在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如果被仲裁庭退回起诉,可能有以下原因:
无权提起仲裁:例如,提起仲裁的当事人与公司不存在劳动关系。
超过诉讼时效:例如,提起仲裁的时间超过了法定时效;
缺乏证据:例如,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
与之前的裁决判决一致:例如,申诉内容与之前的仲裁裁决或判决已经一致;
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强制执行
仲裁裁决一旦生效,被告必须履行,如果拒绝履行,可以采取以下强制措施: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当事人申请该地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依法冻结: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强制执行申请,在仲裁部门出具的生效仲裁裁决文书上记载的金额范围内,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股份、债权、应收账款等。
查封扣押: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执行申请,对被执行人的动产、不动产以及有价证券、贵重物品等查封扣押。
劳动仲裁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个实际的劳动仲裁案例:
甲公司作为乙人的雇主,乙人在甲公司工作期间出现严重违规,情节严重,已经构成解除劳动合同的事由。但是甲公司在解除劳动合同后没有向乙人支付经济补偿款。乙人因此在劳动仲裁机构提出仲裁,最后仲裁庭作出判决,要求甲公司向乙人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款。
劳动仲裁的注意事项
在选择和进行劳动仲裁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提起诉讼前进行权利保护:申请强制执行之前,可以申请鉴定、解除劳动合同、要求承认劳动关系、支付劳动报酬等权利保护措施;
注意时间:提起诉讼有时效性,应注意时间节点;
准确提供证据:劳动争议仲裁图解,劳动仲裁案件证据递交必须事实准确、清晰明了,否则可能影响劳动仲裁业务的审理效率;
适当的申请费用准备:虽然相较法院诉讼,劳动仲裁所需费用较少,但是在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适当出具仲裁费,以保障业务的顺利申报;
结语
总的来说,劳动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关系争议的有效方法,具有速度快、费用少、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在进行劳动仲裁时应注意时间、证据、费用等事项,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劳动仲裁对于员工和雇主都是一个合法的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