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取保候审申请的规定
随着社会发展,犯罪活动也越来越多。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案件审理期间,针对不需要拘留的被告,通过缴付一定的保证金或者担保人认定,使其在不被监禁的情况下保证能够按照有关规定到达审判机关受审,而不致于逃脱司法机关的追究。本文将重点介绍关于取保候审申请的规定。
一、取保候审申请的范围和条件
取保候审适用于被确诊患有非法轻罪、普通刑事案件或者特殊刑事案件,并且符合以下条件:1.居留证(签证)在有效期内;2.固定住所、工作单位明确;3.有担保人或者缴付指定数额的保证金。
二、取保候审的程序
1.当事人提交书面申请、担保人认定书或者保证金,并接受检察机关的审查;2.检察机关必须在接到申请后三日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书面决定,并根据案情情况决定是否约见当事人;3.当事人接到批准决定后,应当于规定的期限之内到达有关机关;4.当事人到达后,应当即缴纳保证金或者由担保人出具书面认定书并签订担保合同。
三、保证金数额的计算
1.对于轻罪案件,保证金以被告人的一个月工资为标准计算,但不得超过5000元;2.对于中、重大罪案件,按被告人一个月工资的四倍计算;3.对于无职业的被告人,应当缴纳50%以上的财产作为保证金。
四、担保人的资格及认定
1.担保人必须是当事人的直系或者旁系亲属,或者有实际担保能力的社会团体、公司等;2.对担保人的认定必须经过检察机关的审查,所出具的认定书要注明责任担保的范围和数额。
五、取保候审的有效期
取保候审的期限一般不超过六个月,但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到一年。
六、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需要注意的问题
1.被告人必须按时到达审判机关,不得逃避或者拖延;2.被告人必须按照规定完成控制和监督措施;3.被告人不得随意变更联系方式和住宿地址。
七、取保候审期间违反法律的行为
若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有哄抢、盗窃、抢劫、故意伤害、贩卖毒品等违法行为,法院有权撤销取保候审的决定,并对被告人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
八、观点
取保候审制度的实行,对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的条件和程序,能够保证案件当事人在被拘留的情况下能够依法受审,并有条件确保被告人积极配合法院审理工作。在今后的实践中,应当进一步规范取保候审的条件和程序,以更加严格、规范、公正的标准,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