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取保候审续保规定

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涉嫌刑事犯罪的公民被监视居住,监视期间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待案件审理结束后方能解除监视居住措施的一项法律制度。

续保规定的出现

2018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安全部共同发布了《关于依法规范取保候审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了对取保候审人员跑路、失联等行为的规定,也就是取保候审续保的规定。

续保的作用和意义

续保规定的出现,让取保候审措施的实施更加严格,更有针对性,能够更好地遏制取保候审人员的逃匿行为。同时,也能加强监督力度,确保取保候审人员不会影响案件审理进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谁需要进行续保

依据《关于依法规范取保候审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取保候审期间跑路、失联超过七日的人员,需要进行续保。也就是说,如果取保候审人员在监视居住期间突然消失,超过七日没有被抓获,他就已经违反了规定,需要进行续保。

续保的实施方式

取保候审续保规定

关于续保的实施方式,不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会通过各种手段寻找失联的取保候审人员,如走访、调查等方式进行搜索。被找到的取保候审人员需要征得尚未结束监视居住期限的决定,同意新的监视居住措施并按时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到。

续保期限的规定

续保期限一般为七日,也就是说,如果取保候审人员在监视居住期间失联超过七天,那么公安机关就会视作违反规定,进行续保操作。但如果情况特殊,也有可能延长续保期限。

续保的法律效力

续保是取保候审措施的延伸和强化,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取保候审人员不遵守续保规定,可能会被撤销取保候审措施,重新被拘留。

如何预防续保

要避免续保的发生,取保候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得违反限制、禁止活动。同时,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出现抗拒、逃跑等问题。如果出现异常情况,也要及时向所在公安机关报告。

结语

续保规定的出现,让取保候审措施更加严谨,维护了公平公正的司法原则,也保障了人民的合法权益。而对于涉案人员来说,遵守规定是预防续保最重要的方式。我们相信,随着取保候审制度的不断完善,能够更好地保护公民合法权利,协助司法机关公正行使司法职权。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取保候审续保规定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