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10天不提审取保候审

背景介绍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常见的一种强制措施,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向法院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在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后获得取保候审,并在指定时间内到达法院接受审判。然而,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到法院接受审判,将面临一系列的后果。

什么是10天不提审?

什么是10天不提审?简单地说,10天不提审是指,在获得取保候审决定后的10天内,未能按照决定前往法院接受审判的行为被称为“10天不提审”。

10天不提审的后果

法律规定,如果被取保候审人10天内未到法院接受审判,则保证金被取消,取保候审被撤销。同时,法院将发出逮捕令,对被取保候审人进行逮捕。

逮捕与羁押的区别

逮捕和羁押是刑事诉讼中两种不同的强制措施。逮捕是指警方或检察机关依据刑事证据和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的强制措施。而羁押是指法院依据法律规定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强制关押在指定场所的强制措施。

逮捕是否一定等于羁押?

10天不提审取保候审

逮捕与羁押并不等同。虽然逮捕会导致被逮捕人被羁押,但逮捕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羁押。法律规定,警方或检察机关采取逮捕措施后,必须在24小时内移交审查起诉机关,如果审查起诉机关认为没有必要羁押,可以决定取保候审,也可以不采取强制措施。

10天不提审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10天不提审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

保证金被取消,取保候审被撤销;

法院将发出逮捕令,对被取保候审人进行逮捕;

被逮捕后需接受羁押,限制人身自由;

可能面临法律制裁和惩罚。

如何避免10天不提审的后果?

为避免10天不提审的后果,被取保候审人应当:

按时到达法院,并接受审判;

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赴约,应当及时向法院申请延期;

如已经迟到,应当立即向法院解释原因,并请求恢复取保候审。

结论

总的来说,10天不提审是取保候审中需要避免的行为。被取保候审人应当及时赴约接受审判,以免面临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后果。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10天不提审取保候审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