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劳动合同 危害告知

什么是劳动合同危害告知?

劳动合同危害告知是指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前向其明确告知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以及该岗位所需的身体特征和职业技能等要求,以提醒劳动者在是否接受该岗位时谨慎考虑。劳动合同危害告知是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预防和减少劳动安全事故的重要制度和措施。

劳动合同危害告知的重要性

劳动合同危害告知对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让劳动者充分了解该岗位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和可能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让劳动者对工作岗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避免因为劳动任务不明确而导致的劳动者身体损害或健康问题。此外,劳动合同危害告知对于提高工作岗位劳动者素质及专业技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劳动合同危害告知的内容

劳动合同危害告知的内容应该包括:该岗位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可能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该岗位所需的身体特征和职业技能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等。其中,安全生产隐患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应该由用人单位提供,而身体特征和职业技能需要在招聘时明确告知。

劳动合同危害告知的形式

劳动合同危害告知的形式可以采用书面告知或口头告知。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岗位,用人单位还可以采用指导性操作、模拟演练等方式进行告知。在告知时,用人单位应该保证劳动者完全了解其权利和义务,让劳动者明确知道自己的工作内容。

劳动合同危害告知的时机

劳动合同 危害告知

劳动合同危害告知应该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之前进行。在告知之前,用人单位应该对岗位进行评估、检测和测算,明确岗位所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此外,劳动合同危害告知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用人单位应该定期对岗位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告知劳动者,以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劳动合同危害告知中用人单位的责任

劳动合同危害告知是用人单位的一项法定义务。用人单位应该对岗位进行评估、检测和分析,明确工作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将其告知到劳动者。用人单位应该依法履行告知义务,保证劳动者充分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和职业病危害因素。

劳动合同危害告知中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危害告知中,劳动者享有知情权,有权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风险,以做好自我保护措施和积极应对。同时,劳动者也有义务做好自我保护措施,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和职业病危害因素。

劳动合同危害告知未告知的法律责任

如果用人单位未就岗位危害告知招聘人员,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损害的,用人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同时,用人单位可能面临劳动监管部门的罚款或相关法律制裁。

劳动合同危害告知的避免误区

在进行劳动合同危害告知时,应该避免以下误区:

1. 模糊不清的告知内容;

2. 不及时更新告知内容;

3. 仅依靠书面告知而忽视口头告知;

4. 不全面告知岗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病理危害因素。

结论

劳动合同危害告知是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预防和减少劳动安全事故的非常重要的制度和措施。用人单位应该依法履行告知义务,让劳动者充分了解到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同时劳动者也有义务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共同维护自身的健康权益。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劳动合同 危害告知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