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是什么?
仲裁是指商事争议的一种解决方式,与诉讼相对。参加仲裁的双方可以自行协定具体仲裁规则,并选定专业仲裁机构,由仲裁员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裁决。对仲裁裁决不满意,可以根据相关法律程序进行上诉或申请执行。在上海,仲裁委员会是最常用、最具权威的仲裁机构之一。
如何申请仲裁?
首先,双方需要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说明在发生争议时选择的仲裁机构、具体仲裁程序等。
如果没有约定仲裁条款,当然也可以在发生争议时协商达成一致后选择仲裁作为解决方式。
在确定仲裁机构后,需要提交申请书和相关证据材料,仲裁机构会在收到申请后进行受理和审核,并通知被申请方进行答辩。
仲裁的优点
相对于诉讼,仲裁有以下几个优点:
效率高:仲裁通常可在6个月内得出结果,相对于诉讼来说速度更快。
保密性强:诉讼程序公开透明,而仲裁解决的争议可以保持较高的保密性。
成本相对较低:仲裁律师费、仲裁机构的费用等都比诉讼相对较低。
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强制执行。
仲裁的缺点
然而,仲裁也有以下几个缺陷:
受到仲裁机构的选择限制。
可能会出现裁决不合理或不公正的情况,对此需要双方在约定仲裁条款时充分考虑和防范。
在一些特殊案件中,仲裁并不能完全满足双方需求,还需要其他方式解决争议。
上海仲裁李案例
上海仲裁李案是一起涉及高额金额的商业合同纠纷案件。李某在与A公司签订合同时,在合同中规定:若A公司违约需要支付违约金,如果A公司向李某辞退某位员工,需要支付辞退违约金。
后来,A公司辞退了员工并支付了辞退违约金,但李某认为该违约金过低,要求进行仲裁。经过仲裁,李某最终获得了远高于合同规定违约金的赔偿,案件得到了圆满解决。
仲裁流程
仲裁的流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申请人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
仲裁委员会确认受理申请,通知被申请人,并要求被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答辩。
仲裁庭组建,仲裁员确认。
仲裁庭进行调解、听证、进行事实和证据审查。
仲裁庭裁定结果,做出书面裁决。
当事人根据裁决结果进行后续的诉讼或执行程序。
如何选择仲裁机构?
在选择仲裁机构时,首先需要考虑机构的独立性、专业性和公正性等方面。同时也需要根据具体争议的性质,选择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优秀的仲裁员队伍的仲裁机构。比如,在涉及知识产权方面的争议中,可以选择具备相关知识产权仲裁专业背景的仲裁机构。
仲裁和诉讼的区别
仲裁和诉讼相比,除了速度、费用等方面的区别外,另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裁决结果的执行。仲裁贯彻的是私法原则,即双方达成的仲裁裁决只对双方当事人具有强制力,不能对其他人形成约束力。而诉讼贯彻的是公法原则,即法院的裁决具有公序良俗的约束力,对所有人都具有法律效力。
观点
综上所述,仲裁作为一种重要的商事争议解决方式,具有速度快、费用低、保密性强等优点。然而,在具体操作中,也需要双方充分考虑利弊得失,并在约定仲裁条款时充分防范不公正裁决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在选择仲裁作为解决争议的方式时,要谨慎考虑,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况作出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