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调解的仲裁费减半吗
一、仲裁费是什么
仲裁费是指受理仲裁案件的仲裁委员会在仲裁过程中收取的费用,包括仲裁费、案件受理费、财产保全费、鉴定费、专家费等。
二、仲裁费用的计算方式
《仲裁法》规定,仲裁费应由争议双方分别负担。一般情况下,仲裁费按照争议金额的比例收取,同时还有最高收费限额。
三、仲裁调解
当当事人在仲裁前或中途达成调解协议的,又称“调解外仲裁”,此时仲裁费用的计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仲裁费用会减半。
四、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调解协议的,可以减收仲裁费。减收标准由仲裁委员会确定。”所以,根据法律明确规定,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仲裁费可以减半。
五、如何实现调解减半
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需要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调解协议、调解记录和其他必要的证明文件,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具体情况办理减半手续。
六、调解减半适用范围
减半仲裁费的原则适用于在仲裁前或中途双方自行达成调解协议,并要求在仲裁程序中对调解协议进行确认的案件。
七、如果未达成调解协议呢?
如果案件未达成调解协议而需要进行仲裁,那么仲裁费用会按照正常标准收取。应当注意的是,如双方费用自负,案件败诉方需支付胜诉方的仲裁费用,即胜诉方可以申请追偿故意拖延时间或故意增加仲裁费用的违约金。
八、仲裁费用可以争议
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费用有争议,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进行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按照一般处理方式,仲裁费用争议案件由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不需要重新收取案件受理费。
九、结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仲裁费用可以减半。但需注意不同仲裁机构对于调解减半的具体操作流程略有不同,具体方法需要查看仲裁机构的规定并咨询仲裁员。
十、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