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判决生效前 取保候审

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于有被告人身份,但是又不需要羁押在看守所的情况下,可以由被告人委托律师向法院申请取保候审。可以理解为是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的一种保证自己诚信守法的方式。

取保候审的条件

被告人在申请取保候审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未逃避国家机关的调查和处理

未取得法院离境通知书

未被判刑或被判刑后已经服刑完毕

在法院规定的日期回到法庭受审

取保候审的申请流程

判决生效前 取保候审

申请取保候审需要经过以下的基本流程:

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在收到刑事案件立案通知书或者羁押通知书之后,在规定时间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

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依法进行审查;

若法院认为符合条件,则向申请人发出取保候审通知书;

申请人接到通知书后,需提供担保人的信息以及保释金、定金,随后申请人须签订保释书。

保释金和定金是什么?

保释金和定金是取保候审时需要缴纳的费用,这些费用在保证被告人在审判期间不逃避义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保释金是指根据被告人的起诉案件涉及罪名种类和事情性质而在现金中所指定的数量。

定金则是指在保释金的基础上附加的一个押金,是在被告人保释期间符合法律规定的义务并按照有关规定到庭应诉和执行缴纳罚金等义务之后恢复原状后退还的金额。

申请取保候审需要什么材料?

在申请取保候审时,需要向法院提交以下的文件材料:

保证书(需要被告人及其家属或朋友的签名和常用联系方式);

担保人资料(包括身份证、职业、联系方式等);

身份证、户口本等证件复印件。

取保候审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被批准取保候审后,在听取案件判决之前,被告人需要遵守以下的法律规定,否则将会被取消取保候审资格:

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案件的审理;

不得接触受害人、证人等等;

不得逃跑;

不得隐瞒、伪造、毁灭证据;

不得从事其他不正当的行为。

取保候审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虽然取保候审可以暂时避免被羁押,但是仍然存在取保候审被取消、被扣留、被判刑等风险。为此,在申请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必须积极配合案件调查,配合辩护律师防范意外。

取保候审在案件判决前失去效力

取保候审的资格只在案件判决前有效,务必要在判决之前回到庭审,否则取保候审被视为失效,羁押通知书将重新生效。

如何应对取保候审被取消

如果取保候审被取消,被告人应该积极与律师合作,寻求其他的法律途径,比如申请改变羁押措施、申请释放等等,同时还需要审慎考虑自己的行为,尽可能不要给案件审理带来负面的影响。

结论

取保候审虽然是一种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多赢模式,可以减轻被告人的打击,可以为被告人的家人减轻一定的心理负担,但是一定要保证自己合法合规,否则不仅会失去取保候审的资格,还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必须要谨慎行事,在取保期间严格自律,积极配合律师和法院的调查和处理。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权利。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判决生效前 取保候审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