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书面协议,约定双方在劳动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应当按照用人单位规定的期限、地点和方式履行劳动合同义务。
2. 劳动合同的签订方式
劳动合同的签订方式一般有纸质签订和电子签订两种。纸质签订需双方签字并加盖公章,保留原件,副本分配给双方;电子签订一般采用数字证书等方式保障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3. 劳动合同的基本条款
劳动合同的基本条款应当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方面的约定。双方可根据需要约定其他特别条款,如试用期、工作地点变更、慰问奖励、培训费用等。
4. 劳动合同的期限约定
劳动合同的期限约定是指双方约定劳动关系的具体期限。根据《劳动法》,除非有法律规定或者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劳动合同不得约定无固定期限。若约定固定期限,应当在规定期限届满前30日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续订或终止劳动关系。
5. 合同解除与违约金
劳动合同的解除应当经过双方协商一致,或者依照法律规定。若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违约金;若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6. 劳动合同的终止方式
劳动合同的终止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到期自然终止,二是各种原因提前终止。到期自然终止时,双方应当按照规定履行相关手续;提前终止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双方约定进行。
7. 劳动合同中的风险提示
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双方应当具体了解合同中的内容,特别是对用人单位而言,应当具备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合理把握合同条款的底线。劳动者应当注重合同约定的具体工作内容、加班、薪酬核算、保险和福利等方面。
8. 保障劳动合同的正当性
在劳动合同签订后,双方应当认真履行合同义务,保证合同的正当性和有效性。如存在争议,双方应当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如无法解决,可依法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9. 合同版本变更及备案
在劳动关系稳定的前提下,双方需要变更合同内容时,应当依法规定进行,并在备案后才能生效。在变更过程中,应当尊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合理考虑是否对其造成不利影响。
10. 观点
要让劳动合同真正发挥作用,双方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增强合同的约束力和规范性,营造公平合理的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