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是向谁提出
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被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在保证不逃跑和不影响案件侦查的前提下暂时获得保释,回家等待进一步的审判。取保候审的程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得到了明确规定。
取保候审符合什么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出取保候审,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已被刑事拘留且未经审查批准逮捕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下的刑罚
有固定的住所和就业
有保证人或者保证金
如何向法院提出取保候审?
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通过律师向审判机关提出书面申请,或者自己向监所送达书面申请。
书面申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信息
案件的基本情况和犯罪嫌疑人的罪名
取保候审的理由和保证人或者保证金的具体情况
取保候审决定由谁作出?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的决定由审判机关作出。审判机关应当在15日内对犯罪嫌疑人的取保候审申请作出决定,决定有以下几种:
准许取保候审
不准许取保候审
将犯罪嫌疑人交付监视居住
取保候审需要交纳保证金吗?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可以提供保证人或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来作为取保候审的保证。如果犯罪嫌疑人提供的保证金不足以担保其不逃避司法责任,审判机关可以要求其增加保证金。
取保候审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必须遵守刑事诉讼法和审判机关的相关规定,不能逃跑或者干扰证据收集等审查行为
需要定期向审判机关或者监所报告自己的行踪和情况
必须积极配合案件侦查和审判工作,不能妨碍案件的处理
取保候审是否一定会成功?
取保候审不是每个犯罪嫌疑人都可以成功申请的,审判机关会根据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决定。另外,即使取保候审成功,犯罪嫌疑人依然要面对未来的审判和判决。
取保候审的利弊如何权衡?
取保候审的利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对于不能保证不逃逸或者可能干扰证据的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可能会对案件侦查和审判工作产生负面影响。但对于那些可以真诚悔罪并保证不会逃逸或干扰的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继续发挥其正面作用。
结论
取保候审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能够在保证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同时,促进案件的侦查和审判工作。对于自认有错误、能够保证不逃逸的犯罪嫌疑人,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