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期间能取保候审吗
在刑事诉讼中,一旦被刑事拘留,很多人就想办法取保候审。但有些人在审查阶段就会心存疑虑,是否能够在审查期间取保候审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简称“取保”,是指在刑事案件中,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没有缴纳保释金的情况下,经监视居住或者提供担保等方式保证不逃避侦查和不妨碍检查起诉活动,暂时脱离看守所或者拘留所。
审查期间是否可以取保候审?
答案是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即依法应当在二个月内对犯罪嫌疑人作出逮捕、不逮捕的决定。因此,在审查期间,如果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也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犯罪嫌疑人或者其近亲属、律师可以向审查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审查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后,及时决定是否准予取保候审,并告知取保候审的有关要求。
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什么?
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保证不逃避侦查和不妨碍检查起诉活动;
第二、有固定的住所或者其他能够保证到案的担保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申请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必须保证其拘留期不足二个月。如果拘留期已满并依然没有得到逮捕或不逮捕的决定,则应当被释放,取保候审的申请也就不存在了。
取保期间需要遵守哪些规定?
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取保期间,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第一、不得离开指定的居住地或者担保人提供的担保处所;
第二、不得随意变更住所或者担保处所;
第三、不得虚报有关情况或者故意隐瞒与刑事案件有关的事项;
第四、不得接触证人、被害人或者共犯,不得参加聚会、会议、集会、宴请等活动;
第五、不得从事可能侵害公共安全的活动。
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是什么?
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是取保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依法缴纳的一种经济担保措施。保证金通常是远高于人们普遍能力的数额,并且取保后也不可能心安理得地拿回来,要按照规定缴纳的。
结论
在审查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但要注意相关要求和规定。取保候审是一项严肃负责的行为,要按照规定遵守。为了自己的权益和自由,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选择取保候审时,也应该仔细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