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和预仲裁的概念
仲裁是指当事人在合同、协议中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将争议交由具有仲裁资格的第三方机构处理,其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预仲裁是指在合同、协议中约定的在发生争议时,当事人相互通知并协商一定期限内未能解决争议,进入专门的仲裁机构解决争议的方式。
预仲裁的好处
1. 通过预防措施,避免后续争议的发生;
2. 签订合同时,明确争议解决的渠道和方案,有利于增强双方的信任;
3. 预防仲裁可以及时走入正轨,解决纠纷,提高效率;
4. 降低诉讼成本和时间消耗。
仲裁和诉讼的区别
1. 仲裁是由具有仲裁资格的第三方机构处理,而诉讼是由法院处理;
2. 仲裁程序可以自行协商,具有灵活性,而诉讼程序必须严格遵循法律程序;
3.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而诉讼判决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4. 仲裁机构通常处理商业争议,而诉讼管辖范围广泛。
仲裁的优点
1. 仲裁程序公正、公平、高效;
2. 仲裁程序隐密,保护商业秘密;
3. 仲裁程序成本低;
4. 仲裁程序的结果对当事方具有强制执行力。
仲裁的缺点
1. 仲裁费用可能较高;
2. 仲裁程序不具备异议程序;
3. 仲裁裁决难以上诉,救济渠道非常有限。
预仲裁程序的流程
1. 预仲裁协议的签订;
2. 协商处理,达成和解协议;
3. 若未达成协议,则进入正式仲裁程序。
仲裁费用的结算方式
1. 按照案件金额比例收费;
2. 按照案件的难易程度、争议范围、所需时间等综合考虑收费。
仲裁结果的执行
由于仲裁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当事人一方可以依法申请强制执行,对方如果不履行,法院按照程序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预仲裁和仲裁的适用范围
1. 经济合同纠纷;
2. 投资合同纠纷;
3. 贸易合同纠纷;
4. 金融合同纠纷。
结论
预仲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它能够预防争议的发生,提高解决效率,降低纠纷的诉讼成本。因此,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可以考虑选择预仲裁方式来解决可能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