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双方和解后能取保候审

双方和解后能取保候审

在司法实践中,当被告人犯罪后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时,如果达成和解,能否取保候审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刑事诉讼法的角度来介绍双方和解后能否取保候审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注意事项。

什么是双方和解?

双方和解指的是在刑事审判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或者其他关系人之间达成一致,自愿解决犯罪案件和利害关系,并互相谅解或者达成协议的行为。

刑法对双方和解有何要求?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双方和解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自愿解决与犯罪案件有关的利害关系;

二、对犯罪事实达成一致意见;

三、从正义、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看,没有不应当从严惩罚的情形。

双方和解后能取保候审

注意事项一:严禁利益输送

在刑事案件中,因受害人需要维护权益,犯罪嫌疑人也需要摆脱危险,所以很容易出现利益输送的问题。如果在双方和解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或其家属向被害人恩准作出经济上的赔偿或者其他不当的行为,就会引起诉讼公正性的质疑。因此,双方和解的协议应当经过严格的审查,避免协议存在隐性的利益输送问题。

注意事项二:应当考虑犯罪的危害性

双方和解是一个既符合自愿原则、又符合法律原则的法律行为,但它并不是万能的解决方式。刑事案件的犯罪行为更多地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在刑事诉讼中,法院在考虑是否同意双方和解时,应当充分考虑犯罪的危害性,确保权益的平衡。因此,对于那些具有较高社会危害性的案件,司法机关应当恰当地运用审慎合理的司法鉴定来确定刑事责任和量刑标准。

能否取保候审?

在审理过程中,如果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符合相关法律规定,被告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刑法规定的严惩的原则下,取保候审是需要谨慎对待的。如果犯罪行为危害性高,如涉及贪污罪、贩卖毒品罪等,“严惩罪犯、保护人民”原则应当得到充分遵循,双方和解后也不宜再取保候审。

注意事项三:取保候审需提供相应材料证明

双方和解达成之后,如果被告人要申请取保候审,就需要提供申请人身份证明、住址证明、工作证明、家庭情况证明、担保书等证明材料。同时,需要提供详细的和解协议内容等证据。这些证据不仅有利于证明和解成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也有利于判断被告人是否具备取保候审的条件,是否存在在逃脱刑事追究等情况。

观点提示:双方和解在刑事案件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节省司法资源,缓解社会矛盾。但是要注意,在和解协议签订之前,需要对协议内容进行审查,避免出现的利益输送问题,并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谨慎决定是否同意取保候审,不能在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存在冲突。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双方和解后能取保候审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