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案取保候审赔偿吗
最高人民法院曾明确表示,对于因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等机关错误认定违法或者无罪而造成以羁押、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应当予以赔偿。那么,对于因错案被取保候审的当事人,是否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呢?以下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错案被取保候审,是否可以获得赔偿?
对于被错案取保候审的当事人,如果其经过国家赔偿的认定确实不存在罪行,那么依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确实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赔偿范围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取保候审期间所支付的保证金和实际遭受的损失。
据法律规定,对于因存在书证证明被取保候审的,每日补偿标准为136.5元;对于因不存在书证证明被取保候审的,每日补偿标准为102.4元。此外,当事人遭受的损失还包括因限制人身自由而遭受的经济、精神损失等。
哪些情况下可以获得赔偿?
为了更好地了解取保候审赔偿的相关情形,有必要对适用条件进行详细了解:
1. 被取保候审的当事人确实未犯罪行;
2. 因机关错误认定罪名而造成取保候审措施限制人身自由;
3. 取保候审期间被要求支付保证金;
4. 取保候审期间曾遭受经济、精神等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被取保候审的当事人存在证据,且因操作错误或其他非机关原因导致取保候审,可能无法获得相应赔偿。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赔偿?
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在获得无罪裁定书之后,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申请赔偿,具体的申请方式和流程可以参考《国家赔偿法》及相关法律规定。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尽快获得赔偿,当事人需要准备完整的证据材料,并且及时提交相关申请。
需要避免的问题
当事人在申请取保候审赔偿时,需要注意避免以下问题:
1. 多次申请:相信有不少被错案取保候审的当事人可能存在多次申请赔偿的情况。实际上,重复申请赔偿并不能起到追求赔偿的效果。
2. 不合理诉求:当事人在申请赔偿时,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诉求,不能存在过高或不切实际的诉求。
3. 过早申请:有些当事人在未得到无罪判决的情况下就申请赔偿,这是不可取的。
如何避免错案取保候审?
为了更好地避免如此悲剧的发生,建议当事人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 通过效力强、实力强、专业性强的代理人提供方案;
2. 争取作证人员前往证言;
3. 严格、纯熟、规范职务行为;
4. 遵守办案程序规定;
5. 断不劫持被调查人;
6. 稳妥妥的说话,不留把柄。
观点
错案取保候审是一起极其严重的错误事件,对于遭受此类事件的当事人,应当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当事人在申请取保候审赔偿前,需要详细了解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司法实践,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诉求。同时,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因违法犯罪行为而导致的错案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