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是一件比较常见的事情,无论是伤亡还是车辆受损程度都会给当事人带来一定的损失。那么在交通事故中,受伤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后果之一,在此我们对交通事故中受伤情况进行一定的统计和分析。
1.交通事故受伤人数统计
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17119起,其中伤亡事故85339起,死亡人数为65190人,受伤人数为202619人。可以看出,交通事故中受伤人数占比很高。
2.交通事故造成的主要伤势类型
交通事故造成的主要伤势类型有头部和脸部受伤、颈部和背部损伤、四肢受伤、骨折等。其中,头部和脸部受伤是最常见的伤势类型,这对当事人的视力、呼吸、嗅觉等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3.交通事故中留下的长期后遗症问题
很多受伤的当事人虽然在事故后经过治疗康复,但仍会留下一些后遗症,比如常见的颈椎病、腰椎病等疾病,这些长期后遗症对当事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很大的困扰,并需要长期治疗。
4.交通事故赔偿的问题
交通事故中,当事人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要求对方进行赔偿,但在实际操作中,赔偿金额的问题往往会引起纠纷。因此,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建议及时联系律师,寻求专业意见。
5.交通事故责任划分
在交通事故中,当事人可以根据事故责任的划分来决定赔偿责任和赔偿比例。这个责任的划分一般都是由保险公司或交通警察处理,并且在划分责任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考虑事故的各种因素。
6.交通事故中的关键证据
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和赔偿金额的确认往往都需要依据一些关键证据,比如现场照片、事故报告、医疗证明等等。因此,在交通事故中及时收集有关证据将对各种事宜的处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7.如何进行交通事故的赔偿协商
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的当事人可以先尝试与对方协商赔偿金额的问题,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可以达成和解协议并进行赔偿。但如果协商失败,那么当事人需要将问题提交给法院进行审理。
8.遵守交通法规减少事故发生
如果大家能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尊重交通秩序,那么他们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保证自身的安全。
综上所述,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的情况占比很高,造成的后果也非常严重。当事人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获取专业性的法律援助,合理、公正地解决问题,并在以后的交通中注意自身的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