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劳动合同民事主体

引言

劳动合同是围绕着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而建立的一种民事合同。这个合同的签署方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那么在劳动合同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呢?

劳动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

在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应该保障劳动者的工作条件,优先考虑稳定劳动关系,按照法律规定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等。而劳动者必须忠诚于用人单位,遵守规章制度,完成工作任务,并且对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其他商业机密保密。

劳动合同的建立

劳动合同应当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自愿协商和平等的原则下确定,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单独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变更和终止

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订立时间、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保险和福利待遇、劳动合同期限、劳动保护、劳动纪律、劳动争议处理方式等。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发生合同变更,须经双方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如果出现合同违约,需要中国劳动仲裁委员会等劳动纠纷处理机构介入。

劳动合同的有效期限

劳动合同民事主体

劳动合同期限有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在履行中满3年的,本劳动合同不再具有期限性质。到期前15日内,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协商是否续签劳动合同。若不协商或协商达不成一致,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到期前告知劳动者。

特殊性质的劳动合同

特别提醒需要留心的是合同特殊性质的劳动合同,如以学校为用人单位的学生实习协议等,因其内容和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以及符合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规定,提出的合同条款与《劳动合同法》相抵触的,可以适用协议自身的约定。

劳动合同的解除

劳动合同解除有三种方式:一是合同期满,已正常到期的劳动合同终止;二是双方协商一致解除;三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依照劳动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单方解除。

劳动合同的索赔与保护

在劳动关系期间,如因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间解除劳动关系引起的纠纷,劳动者可以申请仲裁,也可以提起诉讼。同时,劳动者也可以向劳动监察机构申请和声讨违法解除、违法清退、恶意拖欠工资、无合理解除事由、解除手续失当等行为。

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

对于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劳动仲裁机构应该是首先考虑的解决机构。如果当事人不同意劳动仲裁机构作出的调解或仲裁决定,可以将劳动争议提交人民法院处理。

结论

总体而言,劳动合同保障了劳动者在工作中的权益,确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权利义务,具有重要的法律作用。对于签订、履行和解除劳动合同,都要牢记合法、公平、平等、有序的原则。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劳动合同民事主体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