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单位用劳动合同 偷税

单位用劳动合同 偷税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达成的书面协议,约定相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那么单位是否可以利用劳动合同来偷税漏税呢?下面让我们来一一探讨。

1. 薪资虚报

不少用人单位为了减少企业负担,进行薪资虚报。即将员工实际应得的工资与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保持不一致,这样可以减少企业的缴税额度。而实际上,这种做法是违法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实际工资水平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个人所得税。

2. 搞虚假派遣

企业想要实现降低人力成本和提高利润的目的,就会采取虚假派遣员工的方式进行操作。虚假派遣指企业通过中介公司雇佣员工,然后再由中介公司将员工虚假派遣到企业中工作。而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避免缴纳企业所得税和员工社会保险。这样做的企业就属于典型的偷税漏税行为。

3. 拖欠社会保险费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减轻经营成本,会到拖欠员工的社会保险费。由于这些费用并不算作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企业不需要扣个人所得税,从而降低了成本。但是,这样做是非法的,因为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4. 隐瞒工资收入

单位用劳动合同 偷税

有些企业是通过隐瞒员工的工资收入金额来逃避缴纳税款。例如将用人单位提供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等福利,列入为员工的工资收入,这样可以让企业避开相应的企业所得税缴纳义务。

5. 非法使用劳动合同

一些用人单位使用的劳动合同并不符合法律规定,而是一些口头约定的方式进行。有的企业出于减少管理成本的考虑,不愿意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而是通过口头约定的方式规定是否续签。这样做是违法的,企业不仅会被处罚,而且该劳动者还可享受相应的赔偿。

6. 利用招聘中介漏税

企业利用招聘中介模式招收员工,实际操作是将员工以劳务派遣的形式,但中介公司没有进行登记报税,导致企业没有缴纳劳务派遣税款。这样做的企业即使可以节省用人成本,但同样的是属于偷税漏税的行为。

7. 利用年终奖等福利降低税额

企业把年终奖或其他福利用退休保险、商业保险等保险险种抵扣利息税,从而达到降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目的。这种做法违法,企业在年终奖等福利发放前应先缴清税款。

8. 总结观点

用劳动合同偷税是一种违法行为,用人企业应当遵守相应的法律规定纳税缴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质的企业和公平的税收体制,只有依法纳税缴费的企业才会长久发展,也能够为员工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同时,政府也应增强税收监管加强对企业的审核验收,让用人企业在遵守税收政策体系的前提下,得到合理的税收减免政策优惠,从而形成一个企业和政府的合作共赢局面。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单位用劳动合同 偷税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