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公职人员取保候审职务

公职人员取保候审职务

随着现代社会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公职人员犯罪问题日益凸显。面对这一现象,法律规定了取保候审职务,下面就详细解释一下公职人员取保候审职务的相关问题。

1. 什么是取保候审职务?

公职人员取保候审职务是指公职人员在被依法批准逮捕前,保留其原职务或工作岗位,继续履行职责,但案件调查不得影响其上级机关和本人对其职务调整或更换的处理程序。

2. 取保候审职务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公职人员取保候审职务只适用于一般刑事案件,且公职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时,该岗位不会对案件有重大影响的情形。但是,如果案件中存在重大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犯罪行为,应当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先予以切断其管辖或关系,待给予取保候审职务的时间令完毕才恢复职务。

3. 取保候审职务的条件是什么?

公职人员取保候审职务可以分为“岗位保障”和“岗位适应”。其中,岗位保障的条件是:公职人员担任的岗位属于非直接把关岗位;公职人员未涉及特殊保密事项;该职务岗位一般不对案件调查产生重大影响。岗位适应的条件是:被认为可以继续坚持原有职务的。

4. 取保候审职务的程序是怎样的?

公职人员取保候审职务

公职人员取保候审职务程序分为“详细说明”和“直接恢复”。详细说明程序由公职人员所在机关或者单位填写《取保候审职务详细说明表》,提出取保候审建议,并报上级机关审批后,于案发后两日内送达监护机构并让被特别安排在监狱里的公职人员取认。

5.如何保障公职人员正常工作?

公职人员取保候审职务期间仍享有法律规定的有关权利和利益,特别是工作上的权利和职责。机关、单位、学校等安排公职人员工作需要视情况综合平衡,同时纪律检查机关要注意引导公职人员心态的平衡。

6. 取保候审职务的期限有多长?

公职人员取保候审职务的期限是六个月,可以延长六个月。其中,延长的期限应当严格审查,合法合规情况方可特批。

7. 取保候审职务期间能够辞职吗?

在取保候审职务期间,公职人员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相关规定申请辞职。但是,辞职的过程应当规范化,程序应当严格。

8. 取保候审职务的弊端是什么?

有些公职人员会利用职务的便利,在取保候审期间或者案发前对公共财产实施侵占,这样这个人作为仍在工作岗位上的公职人员,会让社会对整个公务员群体失去信任,严重破坏捍卫民众权益的正义性。

观点:在领导干部打击腐败或大规模整治非法集资等重大公益事件中,公职人员取保候审职务成为维护案件办理平衡的重要手段。但是应当注意遏制典型案件涉及的上下关系“撕裂”,从而更好发挥出取保候审职务的作用。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公职人员取保候审职务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