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书面辞退
书面辞退,顾名思义,就是用书面形式告知员工被辞退的操作。一般来说,公司在与员工经过多次沟通之后才会采取书面辞退的方式。在辞退中,员工的权益如何保障?那就需要仲裁来加以解决。
如何申请仲裁
在打算进行仲裁时,员工首先要向劳动局提出书面的仲裁申请,同时要附上相关证据证明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了。留存好复印件,以便后面有需要。
仲裁的流程
一旦劳动局接受了仲裁申请,就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在此期间,双方需要提出相关证据,对纠纷进行调查。如果双方都可以接受调解结果,那么仲裁流程就结束了。如果无法调解,则进入仲裁程序。在仲裁程序中,仲裁委员会将组织证人出庭作证,并向当事人提出问题。最后,仲裁委员会将根据各方的证据与认识作出裁决。裁决结果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进行再审。
仲裁的时间
劳动仲裁程序的时间一般在一个月之内就能够结束,而离婚案件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如果仲裁委员会认为时间不充分,可以适当延长仲裁期限。
什么情况下适合进行仲裁
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下,适合进行劳动仲裁:
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工资问题。
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
社保缴费问题。
非法解雇或工伤赔偿。
仲裁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劳动仲裁前,职工需要了解自己的维权方式,以及从哪里获得帮助和支持。同时,还需要了解有关法律规定,以及证据收集的方法与技巧。
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想要维护自己的权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收集相关证据并留存复印件。
保留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记录。
找到自己的劳动合同并了解其中的规定。
在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时注意记录过程,并避免不必要的口舌之争。
仲裁的优势
劳动仲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为职工提供一种便捷的维权渠道。
比起走诉讼程序更为快捷、省时省力。
仲裁裁决也可以得到法律的保护,可以作为诉讼的有效证据。
仲裁的劣势
劳动仲裁作为一种非常规程序,也有一些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仲裁结果需要比较公正客观,双方需要对结果有共识,否则结果不会被理解与接受。
仲裁结果不能涉及到在双方之间未发生的权益,只能涉及到已发生过的事实。
仲裁成本相对较高,因为需要委员会成员、证人和专家的出席与报酬。
结论
总的来说,劳动仲裁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一种重要方式。确定问题发生之后,要先寻求互通有无,若不能互通有无,可以考虑采取劳动仲裁的方式进行处理。在整个仲裁过程中,职工不仅要有足够的证据支撑,还需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仲裁结果更为公正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