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认定仲裁协议

认定仲裁协议

仲裁是一种常见的法律争端解决方式,当一方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对待时,可以选择通过仲裁解决争议。很多人不知道在仲裁中,如何认定仲裁协议的有效性,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

1. 仲裁协议的概念

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为解决争议而达成的协议,约定将所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调解、仲裁的种类。

2. 协议的要素

仲裁协议具有以下三个要素:达成协议的当事人、提交争议解决的仲裁机构、调解或仲裁事项。

3. 协议的效力

仲裁协议的效力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协议必须是真实的、自愿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履行的义务是有法律强制力的。

4. 协议的成立

认定仲裁协议

仲裁协议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一致、合同订立的有效性、争议的存在和性质、仲裁机构的选择及仲裁程序的约定。

5. 协议的变更

仲裁协议的变更需要明确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签署书面协议,并向仲裁机构递交书面请求。

6. 协议的效力举证

当事人认为仲裁协议无效的,则应向人民法院起诉,由当事人证明仲裁协议无效。仲裁协议双方应当合法地建立、印发并保留仲裁协议的文字或者书面记录。

7. 协议的无效

仲裁协议的无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违反合法程序、无争议存在、超越权限、违反法律法规、违反公序良俗等。

8. 协议的可撤销性

在仲裁流程中,仲裁协议可撤销的情况主要包括:被撤销的仲裁协议未能满足有效构成要件、当事人还未达成协议等。

9. 仲裁协议的执行

仲裁协议的最终目的是要得到执行。当双方无法就仲裁结果达成一致意见时,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0. 意见观点

综上所述,当事人在签订仲裁协议时,应该慎重考虑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避免出现争议。在仲裁协议的执行阶段,当事人也应该认真履行仲裁协议,如有必要可向法院求助。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认定仲裁协议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