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的定义和优点
仲裁是指在争议方自愿达成协议并选出仲裁员的前提下,由仲裁员对争议进行裁决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相比于诉讼,仲裁有以下优点。
速度快:仲裁不需要像诉讼一样排期,通常可以在3-6个月内出裁决;
保密性好:仲裁不像诉讼一样公开审理,不会对任何一方造成负面影响;
授权法律效力:仲裁裁决具有和法院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
仲裁适用范围
仲裁适用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争议。
劳动争议:如薪酬纠纷、违反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解除等;
经济合同争议:如商业合同纠纷、投资合同违约等;
知识产权争议:如商标、专利等权益的侵害争议;
建设工程争议:如工程合同纠纷、索赔等;
民事、家庭争议:如房屋、婚姻等纠纷。
仲裁费用及程序
仲裁费用包括注册费、仲裁庭费、仲裁员费用等,一般情况下由当事人各自承担。而仲裁程序主要包括:
立案:当事人向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由该机构根据双方当事人的选择指定仲裁员;
仲裁庭组建:仲裁员依照法律程序组建仲裁庭,并向当事人发送通知书;
听证:当事人在仲裁庭中通过口头陈述、证人证言等方式进行陈述和答辩;
调解:当事人如愿意调解,可以通过仲裁来达成和解;
裁决:仲裁员会在听证和审理完毕后做出裁决。
仲裁的弱点
尽管仲裁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仲裁员素质难统一:不同的仲裁员素质和经验水平不一,有时也存在糊弄当事人和腐败行为;
裁决难执行:虽然仲裁裁决具有和法院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但一些裁决难以执行;
仲裁结果不公正:由于仲裁员的素质不一,也会出现仲裁结果不公正的情况。
如何避免仲裁的缺点
为了避免仲裁的缺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选择权威的仲裁机构:选择有知名度、有公信力、严格遵守规定的仲裁机构;
选择经验丰富的仲裁员:选择有大量案例处理经验、素质和道德品质高的仲裁员;
严格遵守程序:当事人应该严格按照程序来进行申请和陈述,避免给不肖仲裁员留下漏洞;
积极执行仲裁裁决:当事人应该始终积极主动地执行仲裁裁决,形成强大的法治环境。
仲裁与诉讼的异同点
仲裁与诉讼虽然都是解决争议的方式,但也存在一些异同点。
适用范围:仲裁适用范围相对窄一些,诉讼则比较广泛;
程序不同:仲裁程序相对灵活,以当事人为中心,但诉讼程序则更加严谨、规范;
承担费用:仲裁的费用由当事人自己承担,而诉讼则由国家负责承担部分费用。
“仲裁合法”的观点
从新时代司法改革、促进依法治国的角度来看,仲裁不仅合法,而且是一种比较高效、高质量、低成本的争议解决方式。尽管仲裁存在一些缺点,但通过强化规定、加强监管、培育高质量仲裁机构、提高当事人意识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并将仲裁发展为一种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的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