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捕之后取保候审流程
1. 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被批准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使其在保证必要的配合侦查和出庭受审的前提下,暂时保全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刑事诉讼措施。取保候审为国家保护其人权,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监督管理而制定的一种法律规定。
2. 取保候审的条件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没有潜逃,没有刑事前科,职业和固定居住地、家属健全等社会关系保证可以不逃脱审判。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及保释人对前期程序的配合意愿和态度良好。
不存在可能继续犯罪或者侵害证据,对社会不会造成危害。
3. 取保候审的申请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律师、家属或本人可以向办理案件的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同时,案件承办人员也可以依照法律程序主动发出通知。
4. 取保候审的审批流程
提交取保候审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检察机关进行审核,并向审查机关出具意见。由审查机关报请批准机关裁定。
5. 取保候审的时间
取保候审的时间一般在3个月内,但可以适当延长。如果需要延长,必须在期限届满前向审批机关和被取保候审人申请。
6. 取保候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必须按照法律规定遵守审判机关的有关规定,不得有违法犯罪行为,不能随意违反行为准则。同时,取保候审期间律师、亲属应当积极配合、帮助受审人员。
7. 取保候审的效力
取保候审决定书经过法律程序生效后,具有法律效力。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必须严格遵守取保候审的条件和规定,不能违反法律规定行事。
8. 无法取保候审的情况
当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涉嫌特别严重的案件,或者有逃脱审判的风险,或者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等情况下,不得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9. 观点
取保候审是法律保障被诉求的权利,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重要保障措施,既保障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身权利,也为其配合侦查、正常参加审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申请取保候审时,需要提供充足的资料证据,同时在取保候审期间要本着积极配合的态度,待处理的问题,助力侦查员的工作进展,帮助案件尽快得到解决。